News

這個「白色熱情」就是他們獲獎的作品:新鮮無花果、無花果乾、帕馬火腿、芝麻葉,加入好幾種起司。所謂2.0版是再加一大球義大利新鮮布拉塔起司,放在中間一刀切開,半流質的起司帶來衝擊鮮甜的味道,太精彩了。
這家是很多人的口袋私房名單,承傳兩代的歷史悠久在地小吃,小時常和媽媽一起去吃,以前最有名的就是拉仔麵跟肉羹,阿婆主勺,甘甜的羹湯與瘦肉羹,料實味美,滋味厚實醇正。
位於偏鄉,外觀鐵皮屋造型,半開放環境,展現鄉下風格。扣仔嗲就是蚵嗲,最迷人的是用地瓜葉將蚵仔與肉燥包起,裹上麵衣後進油鍋酥炸,成為獨創的在地扣仔嗲。現點現炸,外皮酥脆,內裡濕潤。醬料置於櫃檯區,白醬味道較淡,紅醬偏辣,調和雙醬味道,最為合宜。
A:小吃是吃巧不吃飽,只吃一口、兩口,吃的是老闆的手藝。大家常把小吃當成次等食物,其實小吃是各家職人像孔雀開屏般展示手藝,他們只是加減賺,只專注做自己的事。
今年在前兩年的評審標準上,只挑選我最熟悉的基隆小吃,以免遣珠之憾。雖然吾生也有涯,而小吃之知也無涯,對台灣各地小吃所知有限,但我想每位評審都最熟悉家鄉或居住地的小吃,如果大家也內舉不避親,這樣就算公平了。
《500輯》創刊五週年,「500碗」也迎來第三屆,許多超強實力店家三度上榜,來看看有那些美食小吃蟬聯三連霸! 《500輯》打造新世代閱讀倡議,創造貼合文化、消費、生活與自我實踐的敘事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