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动能产业的发展,既巩固了经济基本盘,又开辟了发展新赛道,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正在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车、高端医疗装备等交叉领域蓬勃发展,催生出更多新业态新模式。在区域层面,新动能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明 ...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
作者:石颖(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在广东深圳举行专题推进会,聚焦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更好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是题中应有之 ...
没有国家安全,“一国两制”和香港繁荣稳定都无从谈起。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香港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应当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为实现香港更好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应当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一国两制”实践的全过程,确保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做到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坚定不移,切实保障香港居民人权自由,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作者:胡凌啸(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 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要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质效,开辟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新渠道。 近来,一些地区持续改进、加强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服务,推动优质金融服务向县域、乡村拓展。我国支持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 ...
消费,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生。消费领域不合理或不合时宜的限制性措施,直接抑制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今年3月份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有序减少消费限制;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也明确,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
作者:高莉(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教授)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有助于优化要素资源配置,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须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当前消费需求仍有待扩大,消费潜力需要进一步释放。巩固消费向好态势,要聚焦推动消费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协同发力,让消费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助推我国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要从中华民族精 ...
编者按: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于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知识生产等领域,正在重构网络空间的技术架构、信息传播模式和意识形态生态格局等。在此背景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应该如何把握机遇、抑制风险,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就此,光明网 ...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超大城市的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服务需求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超大城市除深圳外,60岁以上老龄化率基本都超过了20%,急剧攀升的老龄化人口催生巨大养老服务需求。目前,虽然一些超大城市把服务重心向居家社区 ...
在日常生活中,面子是人与人交往中维护尊严与体面的一种心理需求,大多数情况下,要面子无可厚非。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果在制度、纪律和原则问题上“抹不开面子”,往往容易“丢面子”。面子一旦被扭曲异化,就会成为腐蚀党员干部的糖衣炮弹,成为违规违纪行为的遮羞 ...